《教育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教育研究方法09011127
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 32学时(课堂讲授32学时,实验实践 0 学时,自主学习0学时)
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适用专业:会计学(职教师资)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 课程性质
《教育研究方法》是会计职教师资专业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在介绍教育研究的概念、价值、特性、研究对象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从纵向上,系统介绍选题到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各阶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横向上,介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的原理、方法、操作技术,以使学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教育研究的能力。
2.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教育研究在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改革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研究意识;理解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优势与局限,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掌握教育研究过程各阶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测量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教育研究中常用方式、方法的理论、方法、操作技术,初步形成教育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意义和过程(4学时)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
二、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过程与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一、教育研究的过程
二、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
一、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方法
二、讲究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分类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确定(4学时)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选择
一、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意义
二、选择研究问题应遵循的原则
三、研究问题的来源
四、选择研究问题的几个注意事项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陈述
一、研究问题的陈述
二、变量与常量
三、假设与问题的陈述
第三节 研究课题的论证
一、课题论证的意义
二、课题论证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第三章 查阅文献(4学时)
第一节 查阅文献活动
一、查阅文献的意义
二、查阅文献过程
第二节 集中和总结信息
一、书目登记
二、摘要或总结
第三节 解释和利用信息
一、批判性阅读
二、写综述
三、列参考文献
四、准备文献目录
第四章 研究设计(4学时)
第一节 定量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二、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
三、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
四、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
五、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
六、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与选择
一、抽样的意义与原则
二、抽样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
一、变量的基本类型
二、研究变量的选择
三、变量的测量水平
第四节 操作定义的设计
一、操作定义及其特征
二、操作定义的作用
三、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
四、操作定义设计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设计的标准
一、研究的信度
二、研究的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第六节 定性研究设计
一、定性研究设计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二、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定性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五章 实验研究 (4学时)
第一节 实验研究概述
一、实验研究的含义
二、实验研究的逻辑框架
三、实验研究的特点
四、实验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效度
一、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
二、教育实验的外部效度
第三节 真实验设计
一、真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第四节 准实验设计
一、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二、前侧—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三、时间系列设计
四、单个被试设计
第六章 观察研究(4学时)
第一节 观察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观察研究
二、科学观察的要求
三、观察研究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四、观察研究类型
第二节 叙述性观察研究及其运用
一、日记描述法
二、轶事记录法
三、连续记录法
四、实例描述法
五、叙述性观察研究的特点
第三节 取样观察研究及其运用
一、时间取样观察研究
二、事件取样观察策略
第四节 观察评定法
一、核对表法
二、等级评定量表法
第七章 教育调查研究(4学时)
第一节 调查研究概述
一、调查研究的含义
二、调查研究的形式
第二节 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基本结构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三、问卷设计的步骤
四、问题的产生
五、问题的提出
六、问题的排列
七、回答方式的设计
第三节 问卷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调查研究实施的一般程序
二、影响问卷回收率的因素
三、影响问卷有效率的因素
第四节 访谈调查研究的实施
一、访谈调查研究概述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三、访谈调查研究的技巧
四、访谈调查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五节 调查研究的评价
一、调查研究的优点
二、调查研究的缺点
第八章 教育个案研究(4学时)
第一节 教育个案研究概述
一、教育个案研究含义
二、教育个案研究类型
三、教育个案研究特点
四、教育个案研究优缺点
第二节 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确立个案
二、搜集数据
三、分析整理数据
四、追踪个案
五、撰写报告
第三节 个案研究数据的记录
一、直接描述法
二、图表描述法
三、问题的描述与分析
第四节 教育个案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教育个案研究的理论价值
二、教育个案研究的实践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程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技能训练,结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初步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技能,并形成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
2.教学组织形式
采取课堂讲授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实验、课内实训、见习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对行业的认识与知识的应用能力。
3.教学手段
以丰富的网络资源、案例、实验并结合必要的行业调查实践构成虚拟教学环境,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课内外实验实训、教育见习等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四、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由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成绩、实训课表现等几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学生作业次数不少于三次,全批全改并进行课堂评讲。自主学习的时间每周应保持1-2个学时,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2、主要参考书
(1)【美】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美】梅雷迪斯.D.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陶保平、黄河清,《教育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课外学习资源
(1)网络资源: 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库等
(2)校外资源:各高校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精品课程、课件及相关资料、
大纲执笔:罗洁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 李光绪 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杨小川
制订(修订)时间: 2016 年 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