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书记信箱 | 办事指南 | 下载专区

教学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专业设置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教学大纲 / 正文
《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新闻来源: 本站原创 发稿时间:2018-04-09 16:59:32 发稿人:管理员 浏览量:

 

《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宏/微观经济学》

课程学分与学时:  4分/  64学时(课堂讲授 48 学时,自主学习 16学时)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会计、市场营销、工程造价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宏微观经济学》是会计学、工程造价、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教学中联系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系统地讲授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宏微观经济学》是根据教育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市场化配置和利用”为核心内容,讨论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失业、通胀和经济紧缩,以及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介绍了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思考经济学问题,是本课程最主要的要求。学会用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思考经济学问题,是本课程最主要的要求。

1.性质:该课程是会计学、市场营销、工程造价、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目的: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明确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的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本课程教学点具体要求:

(1)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尿急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

(3)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重视图示工具的应用,并适当运用教学工具。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 论(4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一、从经济循环图说起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与要求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图

  二、西方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萌芽

  三、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或产生

  四、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

  五、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二、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西方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一、边际分析与优化分析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三、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五、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六、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第二章 供求理论(4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者选择问题;

  2.掌握蛛网理论;

  3.了解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问题。

  第一节 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

  一、需求与价格

  二、供给与价格

  三、均衡价格

  第二节 需求弹性与供给

  一、需求价格弹性

  二、需求收入弹性

  三、供给价格弹性

  第三节 蛛网理论

  一、蛛网理论的假设条件

  二、收敛型蛛网

  三、发散型蛛网

  四、封闭型蛛网

 

第三章 效用理论(6学时)

  第一节 基数效应理论

  一、效用的涵义

  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剩余

  四、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

  一、序数效用的假设条件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三、商品的替代率

  四、预算线

  五、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

  一、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三、消费者多方面的选择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6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的特征;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及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

  2.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曲线变化规律及利润最大化问题;

  3.了解生产要素及生产函数问题。

  第一节 生产与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生产要素

  二、生产函数

  三、成本

  四、总收益与利润

  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短期与长期的生产理论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形状分析

  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五、生产的三阶段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

  一、等产量曲线

  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三、规模报酬

  第四节 短期成本

  一、短期成本及其分类

  二、短期成本曲线分析

  三、短期成本分析的应用

  第五节 长期成本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三、长期边际成本

  四、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关系综述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6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2.掌握超额利润变动的规律;

  3.了解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涵义及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长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第二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涵义及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三、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四、完全垄断厂商价格歧视

  第三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涵义及条件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需求曲线、供给曲线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涵义与条件

  二、古诺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四、市场份额模型

  五、卡特尔理论

  六、搏弈论模型

 

第六章 分配理论(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

  1.重点掌握劳动供求均衡及工资决定问题;

  2.掌握资本市场均衡及均衡利率问题;

  3.了解准租金和经济租金问题。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均衡

  一、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特点和原则

  二、生产要素的供求曲线

  三、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

  第二节 劳动的价格——工资的决定

  一、劳动供给曲线

  二、均衡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供求曲线

  二、地租决定

  三、准地租和经济租金

  第四节 资本的价格——利息的决定

  一、资本需求曲线

  二、资本供给曲线

  三、资本市场均衡及均衡利率的决定

  第五节 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

  一、洛伦兹曲线

  二、吉尼系数

  三、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和对策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理论(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帕累托标准问题;

  2.掌握最有效率的交易问题和最有效率生产问题

  3.了解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局部均衡

  二、一般均衡

  三、帕累托最优标准

  第二节 交易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效用可能性曲线

  第三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四节 交易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最优点的选择

  第五节 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一、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福利最大化

  二、阿罗不可能定理

  三、社会福利函数

  四、效率与公平

 

第八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科斯定理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

  3.了解市场失灵的必然性。

  第一节 垄 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二、对垄断的调节与管制

  第二节 非对称信息

  一、信息不对称

  二、逆向选择及其防止

  三、企业委托代理制

  第三节 外部性

  一、外部性的涵义与分类

  二、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三、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第四节 科斯定理

  一、产权的涵义

  二、交易费用

  三、科斯定理及其评述

  第五节 公共物品

  一、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三、公共选择理论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6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与计算;

  2.掌握GNP和GDP、PI和PDI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GDP的缺欠与完善。

  第一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与计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

  二、支出法计算GDP

  三、收入法计算GDP

  四、生产法计算GDP

  五、实际GDP与名义GDP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及其评述

  一、五个总量指标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三、GDP指标的缺欠及校正

  四、衡量国民财富新标准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6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两部门和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3.了解均衡收入的涵义及条件。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宏观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第二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一、均衡收入及其条件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

  三、公式决定国民收入

  四、紧缩缺口与通涨缺口

  第三节 投资乘数 

  一、投资乘数的涵义

  二、投资乘数的形成原因

  三、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

  四、投资乘数的作用

  第四节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一、均衡收入及其条件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

  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

  四、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第十一章 IS——LM模型(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涵义及形成;

  2.掌握货币需求与供给理论;

  3.了解IS——LM模型

  第一节 投资函数与资本边际效率

  一、投资的涵义和分类

  二、投资函数

  三、资本边际效率(MEC)

  第二节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一、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曲线的涵义

  二、产品市场均衡过程——IS曲线的形成

  三、IS曲线的移动

  四、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曲线的涵义

  三、货币市场的均衡过程——LM曲线的形成

  四、LM曲线的移动

  五、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IS—LM模型

  一、均衡条件——IS-LM模型的涵义

  二、IS-L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变动

 

第十二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2.掌握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3.了解总需求与总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极其函数

  二、总需求曲线

  三、总需求曲线位移的理论分析

  四、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及其函数

  二、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

  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四、总供给曲线的分析

  第三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的涵义

  二、总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三、总供给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四、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第四节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错误与理性预期条件

  二、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

  三、理性预期条件下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决定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原理及应用;

  2.掌握失业的种类及影响

  3.了解滞胀的涵义及成因

  第一节 失业的种类和影响

  一、失业与失业率

  二、失业的种类

  三、自然失业率的影响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和类型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与涵义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三、菲利普斯曲线的的应用与恶化

  四、滞涨及反滞涨对策

 

第十四章 财政理论与政策(6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各种财政乘数及其应用和财政政策效应问题;

  2.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

  3.了解改革物品理论和最佳分配理论。

  第一节 财政理论

  一、公共财政及其特征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

  三、对公共物品的深入考察

  四、最优或公平分配理论

  第二节 财政政策手段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政策工具

  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三、转移支付乘数

  四、税收乘数

  五、平衡预算乘数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应

  一、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二、财政政策的整体效应

  三、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四、赤字财政和公债

 

第十五章 货币理论与政策(4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佛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政策等工具;

  2.掌握货币乘数;

  3.了解货币政策效应。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发展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四、货币需求模型与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给的涵义

  二、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

  三、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货币工具

  一、货币政策的内容和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一、货币政策效应

  二、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三、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五节 证券市场

  一、证券市场及其相关范畴

  二、股票的发行与价格

  三、债券的发行、交易与收益

  第六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三、政策配合中的相机选择

 

第十六章国际贸易理论与对外经济政策(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贸易乘数;

  2.掌握对外均衡曲线和汇率问题;

  3.了解相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调整。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

  一、经济开放程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汇率及其制度

  四、IS均衡与资本帐户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二、资源禀赋理论

  三、列昂惕夫之“迷”与人力资本

  四、产业内贸易理论

  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决定

  一、均衡条件

  二、图解法决定国民收入

  三、公式法决定国民收入

  四、对外贸易乘数

  五、对外均衡曲线

  第四节 对外经济调节 

  一、固定汇率条件下国际收支调节 

  二、浮动汇率条件下国际收支调节 

 

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理论(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

  2.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3.了解加速原理及其作用过程。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

  一、经济增长的涵义与指标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

  三、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二、实际增长率与合意增长率

  三、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假设

  三、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的公式

  四、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公式

  五、索洛增长模型

  六、索洛增长模型的涵义及应用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丹尼森早期的分析结论

  二、经济增长因素作用的国际比较

  第五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一、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三阶段

  二、新经济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基本内容

  第六节 经济周期与加速原理

  一、经济周期的涵义与分类

  二、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

  三、加速原理及其作用构成

  四、投资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结合

  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并辅之以课外实践。本课程主要采取讲授,讲授过程中注重引入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结合相关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

    过程考核:四次平时作业,占课程成绩的30%;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采用倒扣分制度,课堂表现不好(聊天、玩手机、吃零食等)扣3分/次,迟到早退扣3分/次,旷课扣5分/次。

期末考核: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作业以教材每章节后复习思考题为主,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以提问方式检查学习效果。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经济学基础》,高鸿业,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1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英)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2008。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英)凯恩斯著,北京出版社,2008。

《经济学》(第三版),(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3、课外学习资源

人大经济论坛、经济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财经报道

大纲执笔:苟兴朝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               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   2015    年   12  月  1  日

 

 

 

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路乐山师范学院北校区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