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书记信箱 | 办事指南 | 下载专区

教学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专业设置 / 工程造价 / 教学大纲 / 正文
《工程测量》实验课教学大纲
新闻来源: 本站原创 发稿时间:2018-04-09 00:00:00 发稿人:管理员 浏览量:

《工程测量实训》教学大纲 附件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及编写要求——

《工程测量》实验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工程测量 09041109

课程学分与学时:1分/16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性质:《工程测量》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目的与要求: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是本课程的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课间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实验教学,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而掌握测量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1.使学生能熟练的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进行普通测量工作。

2.能够准确对外业的测量数据进行内业处理。

3.能够进行小地区的控制测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

4.熟悉一般工程的施工放样工作。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模块 水准测量(4学时)

项目一 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1、实验类型:验证性

2、开设类别:必修

3、实验目的:了解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的作用;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具有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和计算高差的能力。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

(1)仪器介绍。指导教师现场通过演示讲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构造、安置及使用方法。

(2)选择场地架设仪器。从仪器箱中取水准仪时,注意仪器装箱位置,以便用后装箱。

(3)认识仪器。对照实物正确说出仪器的组成部分,各螺旋的名称及作用。

(4)粗平。先用双手按相对(或相反)方向旋转一对脚螺旋,观察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运动方向之间运行规律,再用左手旋转第三个脚螺旋,经过反复调整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5)瞄准。先将望远镜对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用望远镜瞄准器照准竖立于测点的水准尺,旋转对光螺旋进行对光;最后旋转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位于水准尺中线位置上或尺边线上,完成对光,并消除视差。

(6)读数。用十字丝中丝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出毫米位数字,并用铅笔记录。

(7)计算。读取立于两个或更多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计算不同点间的高差。

 

学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1)三脚架应支在平坦、坚固的地面上,架设高度应适中,架头应大致水平,架腿制动螺旋应紧固整个三脚架应稳定。

(2)安放仪器时应将仪器连接螺旋旋紧,防止仪器脱落。

(3)各螺旋的旋转应稳、轻、慢,禁止用蛮力,螺旋旋转部分最好使用其中间部位。

(4)瞄准目标时必须注意消除误差,应习惯先用瞄准器寻找和瞄准。

(5)立尺时,应站在水准尺后,双手扶尺,以使尺身保持竖直。

(6)读数时不要忘记精平。

(7)做到边观测、边记录、边计算。记录应使用铅笔。

(8)避免把水准尺靠在墙上或电杆上,以免摔坏;禁止用水准尺抬物,禁止坐在水准尺及仪器箱上。

(9)发现异常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不得自行处理。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1)每组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脚架1个、水准尺2根。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录表。

项目普通水准测量(变动仪器高法)

    1、实验类型:验证性

    2、开设类别:必修

3、实验目的: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掌握普通水准测量(变动仪器高法)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

(1)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在地面上进行标记,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2)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3)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

(4)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5)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在转点上立尺时,尺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

(6)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7)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后各待测点高程。

 

学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1)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2)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3)注意勿将上、下丝的读数误读成中丝读数。

(4)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粗平。若圆水准器气泡发生偏离,应整平仪器后,重新观测。

(5)应做到边测量,边记录,边检核,误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6)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时,仪器变动高度不小于10cm,两次所测得的高差之差应小于等于6 mm。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1)每组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脚架1个、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录表。

 

模块 角度测量(4学时)

项目一 经纬仪的认识和使用

1、实验类型:验证性

2、开设类别:必修

     3、实验目的:了解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以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掌握经纬仪的安置方法,学会使用经纬仪。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

(1)仪器讲解。指导教师现场讲解经纬仪的构造,各螺旋的名称、功能及操作方法,仪器的安置及使用方法。

(2)安置仪器。各小组在给定的测站点上架设仪器(从箱中取经纬仪时,应注意仪器的装箱位置,以便用后装箱)。在测站点上撑开三脚架,高度应适中,架头应大致水平;然后把经纬仪安放到三脚架的架头上。安放仪器时,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旋转位于架头底部的连接螺旋,使连接螺旋穿入经纬仪基座压板螺孔,并旋紧螺旋。

(3)认识仪器。对照实物正确说出仪器的组成部分、各螺旋的名称及作用。

(4)对中。常用光学对中器对中,其方法为:

①将仪器中心大致对准地面测站点。

②通过旋转光学对中器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分划板对中圈清晰;通过推、拉光学对中器的镜管进行对光,使对中圈和地面测站点标志都清晰显示。

③调整脚螺旋,使地面测站点标志位于对中圈内。

④逐一松开三脚架架腿制动螺旋并利用伸缩架腿(架脚点不得移位)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大致整平仪器。

⑤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整平仪器。

⑥检查对中器中地面测站点是否偏离分划板对中圈。若发生偏离,则松开底座下的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平移仪器,使地面测站点回到对中器分划板刻对中圈内。

⑦检查照准部水准管气泡是否居中。若气泡发生偏离,需再次整平,即重复前面过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按方法二对中仪器后,可直接进入步骤6)

(5)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或相反)旋转这两只脚螺旋(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行进方向一致),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º,再转动第三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刻划线的一格为止。

(6)瞄准。取下望远镜的镜盖,将望远镜对准天空(或远处明亮背景),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然后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远处一线状目标(如:远处的避雷针、天线等),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对光螺旋(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再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纵向单丝平分,或被纵向双丝夹在中央。

(7)读数:瞄准目标后,调节反光镜的位置,使读数显微镜读数窗亮度适当,旋转显微镜的目镜调焦螺旋,使度盘及分微尺的刻划线清晰,读取落在分微尺上的度盘刻划线所示的度数,然后读出分微尺上0刻划线到这条度盘刻划线之间的分数,最后估读至1′的0.1位。

(8)设置度盘读数。可利用光学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变换手轮,改变水平度盘读数。作法是打开基座上的水平度盘读数变换手轮的护盖,拨动水平度盘读数变换手轮,观察水平度盘读数的变化,使水平度盘读数为一定值,关上护盖。如果是电子经纬仪可按“置零”件,把读数直接变成0º00′00″。

(9)记录。用铅笔将观测的水平方向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不同的方向值计算水平角。

学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1)使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对中误差应小于3 mm。

(2)测量水平角瞄准目标时,应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所引起的误差。

(3)观测过程中,注意避免碰动光学经纬仪的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读数错误。

(4)日光下测量时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

(5)仪器安放到三脚架上或取下时,要一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摔落。

(6)电子经纬仪在装、卸电池时,必须先关掉仪器的电源开关(关机)。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1)经纬仪1台、脚架1个、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号笔、记录表。

 

项目二 水平角和竖直角观测

1、实验类型:验证性

2、开设类别:必修

     3、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了解用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各项技术指标。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的方法。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水平角观测教学内容:

(1)在指定的场地内,选择边长大致相等的3个点并作好标记,分别以ABO命名。

(2)在AB两点插上测钎。

(3)将O点作为测站点,安置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

(4)使望远镜位于盘左位置(即观测员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左边,也称正镜位置),瞄准左边第一个目标A,即瞄准A点,用光学经纬仪的度盘变换手轮将水平度盘读数拨到0º或略大于0º的位置上,读数并做好记录。

(5)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右边第二个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并在观测记录表格中计算盘左上半测回水平角值(b-a)。

(6)将望远镜盘左位置换为盘右位置(即观测员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竖盘在望远镜的右边,也称倒镜位置),先瞄准右边第二个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

(7)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望远镜瞄准左边第一个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录,并在观测记录表格中计算出盘右下半测回角值(b-a)。

(8)比较计算的两个上、下半测回角值,若限差≤40″,则满足要求,取平均求出一测回平均水平角值。

竖直角观测教学内容:

(1)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上下转动望远镜,观察竖盘读数的变化规律,确定出竖直角的推算公式,在记录表格备注拦内注明。

(3)选定远处较高的建(构)筑物,如:水塔、楼房上的避雷针、天线等作为目标。

(4)用望远镜盘左位置瞄准目标,用十字丝中丝切于目标顶端。

(5)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倾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有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装置的光学经纬仪无此步骤)。

(6)读取竖盘读数L,在记录表格中做好记录,并计算盘左上半测回竖直角值

(7)再用望远镜盘右位置瞄准同一目标,同法进行观测,读取竖盘读数R,记录并计算盘右下半测回竖直角值

(8)计算竖盘指标差,在满足限差(|x|≤25″)要求的情况下,计算上、下半测回竖直角的平均值,即一测回竖角值。

学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1)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仪器并重新观测该测回。

(2)光学经纬仪在一测回观测过程中,注意避免碰动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读数错误。

(3)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第一目标读数a大于第二目标读数b时,则应在第一目标读数a上加上360º。

(4)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应超过±40",超限须重新观测该测回。

(5)各测回互差不应超过±25",超限须重新观测。

(6)仪器迁站时,必须先关机,然后装箱搬运,严禁装在三脚架上迁站。

(7)使用中,若发现仪器功能异常,不可擅自拆卸仪器,应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1)经纬仪1台、脚架1个、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录表。

 

模块 控制测量(4学时)

项目一 平面控制测量

1、实验类型:验证性

2、开设类别:必修

 3、实验目的:在测区实地踏勘,布设一条闭合导线,经过观测、计算获得控制点平面坐标。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1)踏勘选点:每组在指定测区内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按踏勘选点要求,选定4~5点,选点时应注意:相邻点间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技术要求;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应建立标志,在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圈,圈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性标志。

(3)水平角观测: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个测回,要求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超过。

(4)导线边长测量:用全站仪往、返测量导线各边边长,其边长中误差不超过±15mm。

(5)测定起始边的方位角:为了使控制点的坐标纳入本校或本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尽量与测区内外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

(5)平面坐标计算:根据起始数据和观测数据,计算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1)全站仪1台、脚架1个、棱镜1个、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号笔、记录表。

 

模块 施工放样(4学时)

项目一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1、实验类型:验证性

2、开设类别:必修

 3、实验目的:练习用全站仪在地面测设水平角。练习用全站仪在地面测设水距离。

掌握用全站仪按给定坐标测设点位。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

水平角度测设:

(1)在给定的方向线的起点安置(对中、整平)全站仪,安装电池后按“开关”键开机,屏幕显示测量模式的第一页。

(2)仪器瞄准给定的方向线的终点,按 [置零]键,使显示的水平方向值为0º00′00″。

(3)旋转照准部,直到屏幕显示的水平方向值约为测设的角度值,用制动螺旋固定照准部,转动微动螺旋,使屏幕显示的水平方向值为测设的角度值,在视线方向可作标志表示。

水平距离测设:

(1)按照水平角度测设第1步~第2步进行,量取仪器高,记录。

(2)按“测量”键,仪器直接显示平距,比较待放样距离与实测距离是否一致,如果有差值,改正之即可得到正确距离。

坐标测设:

(1)在测张点安置仪器后,开机,量取仪器高,记录。

(2)按程序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的页面,选择 [放样]功能,按“回车”键确认,进入[放样]状态页面。

(3)先设站,输入测站点名称和坐标、仪器高后,按“回车”键确认。

(4)定向,进入坐标放样状态,输入定向点名称和坐标,按“回车”键确认。

(5)进入放样状态,翻页后输入待放样点名称和坐标,翻页可以看到仪器显示待放样点需要偏转角度,旋转仪器照准部,当需要偏转角度为零时,仪器照准方向即为待放样方向,利用反光镜测距,屏幕显示反光镜到待放样点之间的距离,移动反光镜改正之,即可得放样点位正确位置。按同样方法测设其他点。

注意事项:

(1)测设数据经校核无误后才能使用,测设完毕后还应进行检测。

(2)在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计算值与检测值比较,检测边长D的相对误差应小于等于1/2 000。检测角∠APQ,∠AQP的误差应小于等于60"。在测设点的高程时,检测值与设计值之差应小于等于8 mm,超限应重新测量。

(3)全站仪的仪器常数,一般在出厂时经严格测定并进行了设置,故一般不要自行进行此项设置,其余设置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

(1)全站仪1台、脚架1个、棱镜1个、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号笔、记录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实训前,各小组成员要认真阅读实训须知与实训指导内容,做好实训准备工作。上课时指导老师会先讲解实训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现场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测量的每一步过程,每个小组要记好笔记。

(二)教学手段

测量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工作,任何个人都很难单独完成。因此,测量实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时每个小组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测量任务,每项实验的测量记录表格(见附件),应在观测时当场记录,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在实验结束时上交。

 

四、课程考核方式

测量实验的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仪器操作能力、测量任务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质量等几部分来评定,各占实验成绩的25%。

五、其他

(一)作业布置及课外学习要求

    实验结束后将测量实验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上交,测量实验报告见后续附件1-附件4。

通过测量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并学会测量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建筑工程测量及实训指导》,赵艳敏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年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测量学实验与实习》,张序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1版。

《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及实训报告》,张保成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课外学习资源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相关专业书籍。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

土木在线论坛,http://www.co188.com/。

 

大纲执笔:陈松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               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       年     月  

 

 

 

 

 

 

 

 

 

 

 

 

 

 

 

  附件1

测  量  实  验  报  告(实验1)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仪器和工具]

 

[主要步骤]

 

 

 

 

 

 

[水准测量路线草图]

 

 

 

 

 

[数据处理]

水 准 测 量 成 果 计 算 表

点号

距离

m

测站

实测高差

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辅助计算

 

 

 

 

 

 

 

fh=

 

 

fh容=

 

 

 

 

 

 

 

 

 

 

 

 

 

 

 

 

 

 

 

 

 

 

 

 

 

 

 

 

 

 

 

 

 

 

 

Σ

 

[体会及建议]

 

 

 

 

 普通水准测量表格(变动仪器高法)

组号:           测量:           记录:           扶尺:          其他:

测站编号

后尺

下丝(m)

前尺

下丝(m)

水准尺读数

高差(m)

两次高差差值 («5 mm)

平均高差(m)

备注

上丝(m)

上丝(m)

中丝后视(m)

中丝前视(m)

后视距(m)

前视距(m)

视距差(m)

视距累计和(m)

 

 

 

 

 

 

 

 

 

 

 

 

 

 

 

 

 

 

 

 

 

 

 

 

 

 

 

 

 

 

 

 

 

 

 

 

 

 

 

 

 

 

 

 

 

 

 

 

 

 

 

 

 

 

 

 

 

 

 

 

 

 

 

 

 

 

 

 

 

 

 

 

日期:            

 

附件2

测  量  实  验  报  告(实验2)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仪器和工具]

 

 

[主要步骤]

 

 

 

 

 

 

 

 

[观测数据及处理]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日期                   组号            测量               记录            辅助工作         

测站

竖盘

位置

测点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水平角值

(°′″)

一测回水平角值

(°′″)

备注

 

 

 

 

 

 

 

 

 

 

 

 

 

 

 

 

 

 

 

 

 

 

 

 

 

 

 

 

 

 

 

 

 

 

 

 

 

 

 

 

 

 

 

 

 

 

 

 

 

 

 

 

 

 

 

竖  直  角  观  测  记  录 表

组号          日期           观测者               记录者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º  ′ ″

半测回

竖直角

º  ′ ″

指标差

′ ″

一测回

竖直角

º  ′ ″

各测回竖直角平均值

º  ′ ″

备注

 

 

 

 

 

 

 

 

 

 

 

 

 

 

 

 

 

 

 

 

 

 

 

 

 

 

 

 

[体会及建议]

 

 

 

 

 

 

 

 

 

 

 

 

 

 

 

 

 

 

 

 

 

 

 

 

 

附件3

测  量  实  验  报  告(实验3)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仪器和工具]

 

 

[主要步骤]

 

 

 

 

 

 

 

 

[控制点草图]

 

 

 

 

 

 

 

 

 

 

[体会及建议]

 

 

 

 

 

 

 

 

 

 

 

 

导线坐标计算

日期             班级             小组             计算者           

观测角

(º ′″)

改正数

改正后角值

(º ′″)

坐标方位角

(º ′″)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最后坐标

Δx

Δy

(Δx

(Δy

x

y

 

 

 

 

 

 

 

 

 

 

 

 

 

 

 

 

 

 

 

 

 

 

 

 

 

 

 

 

 

 

 

 

 

 

 

 

 

 

 

 

 

 

 

 

 

 

 

 

 

 

 

 

 

 

 

 

 

 

 

 

 

 

 

 

 

 

 

 

 

 

 

 

 

 

 

 

 

 

 

 

 

 

 

 

 

 

 

 

 

 

 

 

 

 

 

 

 

 

 

 

 

 

 

 

 

 

 

 

 

 

 

 

 

 

 

 

 

 

 

 

 

 

 

 

 

 

 

 

 

 

 

 

 

 

 

 

 

 

 

 

 

 

 

 

 

 

 

 

 

 

 

 

 

 

 

 

Σ

 

 

 

 

 

 

 

 

                                     

 

 

附件4

测  量  实  验  报  告(实验4)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名称]

 

 

[仪器和工具]

 

 

[主要步骤]

 

 

 

 

 

 

 

 

[观测数据及处理]

                    点的平面位置测设记录

  测站点号及坐标:

  后视点号及坐标:

 

点名

坐标值

坐标差

应测设的水平角

应测设的水平距离

测设略图

 

x

y

Δx

Δy

m

m

m

m

º ′″

m

 

 

 

 

 

 

 

 

 

 

 

 

 

 

 

 

 

 

 

 

 

 

 

 

 

 

 

 

 

 

 

 

 

 

 

 

 

 

 

 

 

 

 

 

[体会及建议]

 

 

 

 

 

 

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路乐山师范学院北校区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