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书记信箱 | 办事指南 | 下载专区

教学大纲

您的当前位置: 专业设置 / 经济与金融 / 教学大纲 / 正文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新闻来源: 本站原创 发稿时间:2018-05-28 17:45:33 发稿人:管理员 浏览量: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9051104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中文

名称

政治经济学

英文

名称

Political Economics

总 学 分

3

总学时数

48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

0

开课单位

经济与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

经济与金融

先修课程

 无

选用教材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5

主要教学

参 考 书

《资本论》马克思著 人民出版社 2004.1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本课程在

专业课程

体系中的

地 位 和

作    用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经济知识的共同理论基础。

    该课程以马克思经济学中具有现实意义的原理为基础,以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为依据,以阐述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为主线。同时吸纳古往今来一切有益的经济思想,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发展中的科学因素,参考原苏东一些国家的有关教训,并将诸多方面融汇贯通、内在综合而构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这种经济学饱含理论的科学性、前瞻性、深刻性和指导性,是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和提高学习能力而必须必备的科学常识。

   《政治经济学》教育应坚持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原则,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1. 课程的性质: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2.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认清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同时也使学生在当代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中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认识在这一趋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必然历史进程,从而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和增强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更有效地为社会为人民工作,为学习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管理工作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及主要内容

 

学时分配

备注

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 主要以讲授为主

2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4

3

第三章  市场经济

2

4

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8

5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4

6

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再生产

6

7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8

8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4

9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

10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基本经济制度

4

总计

 

48

 

四、重点内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学时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与政治经济学的名称由来及含义。

3. 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相联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

      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难点: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主要教学内容】

1.1 物质资料的生产

    1.1.1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掌握)

    1.1.2 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熟练掌握)

1.2 社会生产力(掌握)

    1.2.1 生产力的形成(理解)

    1.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

1.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生产关系

    1.3.1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分配的关系(掌握)

    1.3.2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掌握)

    1.3.3 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掌握)

    1.3.4 生产和交换的关系(掌握)

1.3.5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掌握)

1.4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4.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掌握)

1.4.2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掌握)

1.5 经济规律

    1.5.1 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理解)

    1.5.2 经济规律体系(理解)

    1.5.3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理解)

1.6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1 唯物辩证法(了解)

1.6.2 抽象法(了解)

    1.6.3 归纳和演绎法(了解)

    1.6.4 分析和综合法(了解)

    1.6.5 数学方法(了解)

    1.6.6 逻辑和历史法(了解)

1.7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了解)

    1.7.1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阶级性很强的科学(了解)

    1.7.2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了解)

    1.7.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1.8.1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理解)

    1.8.2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理解)

    1.8.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理解)

1.8.4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理解)

1.9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10 思考题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4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自然经济基本特征。

2. 掌握商品经济存在的重要任务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3. 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掌握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5. 掌握价值规律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2.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的构成及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3.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4. 价值规律

难点:1.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的构成及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2. 货币的本质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

2.1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2.1.1 自然经济(理解)

2.1.2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了解)

2.1.3 商品经济(理解)

2.2 商品

2.2.1 商品的二因素 (熟练掌握)

2.2.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熟练掌握)

2.2.3 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商品的价值量(熟练掌握)

2.2.4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理解)

2.3 货币

2.3.1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理解)

2.3.2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

2.3.3 货币流通量规律(掌握)

2.4价值规律

2.4.1 价值规律的内容(掌握)

2.4.2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掌握)

2.5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2.6 思考题

 

第三章 市场经济  2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相互关系。

2. 掌握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的作用。

3. 了解市场经济的类型及格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2. 市场经济的特征

      3. 市场体系的类型及作用

      4. 市场格局

难点:1. 市场经济的特征

 2. 市场机制

【主要教学内容】

3.1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3.1.1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理解)

3.1.2 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掌握)

3.1.3 市场经济的特征(掌握)

3.2 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3.2.1 市场机制的特点(理解)

3.2.2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理解)

3.2.3 市场调节(理解)

3.3 市场体系和市场格局

3.3.1 市场体系的类型及作用(掌握)

3.3.2 市场格局 (掌握)

3.4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3.5 思考题

 

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8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形成。

2. 掌握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 掌握资本的本质和划分。

4. 掌握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 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 资本的本质、划分的依据及划分的意义

      4. 剩余价值率

      5. 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生产

难点: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资本的本质

      3.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主要教学内容】

4.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4.1.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了解)

    4.1.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定(了解)

4.2 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4.2.1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掌握)

4.2.2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熟练掌握)

4.3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3.1 劳动过程(理解)

4.3.2 价值增殖过程(掌握)

4.4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4.4.1 资本的本质(掌握)

4.4.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掌握)

4.4.3 剩余价值率(掌握)

4.5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5.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掌握)

4.5.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掌握)

4.5.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理解)

4.5.4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理解)

4.5.5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理解)

4.6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6.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掌握)

4.6.2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理解)

4.6.3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理解)

4.6.4 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了解)

4.7 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

4.7.1 发行小额股票,推行“资本民主化”(了解)

4.7.2 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管理民主化”(了解)

4.7.3 缩短工作日(了解)

4.8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4.9 思考题

 

第五章  资本积累及历史趋势     4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

2. 掌握和认识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

3. 了解其历史作用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 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3. 资本的有机构成

      4.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难点:1.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2. 资本有机构成

【主要教学内容】

5.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5.1.1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掌握)

5.1.2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掌握)

5.1.3  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掌握)

5.1.4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掌握)

5.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5.2.1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熟练掌握)

5.2.2  相对人口过剩(掌握)

5.3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

5.3.1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理解)

5.3.2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理解)

5.4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5.5 思考题

 

第六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6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资本循环的条件和产生剩余价值的关系。

2.掌握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因素和对生产剩余价值数量的影响。

3.明确社会资本的产生条件,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4.概括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实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循环形式

   2.实现产业资本循环的两个条件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实现条件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难点: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

6.1 资本的循环

    6.1.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模式(熟练掌握)

    6.1.2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理解)

    6.1.3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掌握)

    6.1.4 资本是一种运动 (了解)

6.2 资本的周转

    6.2.1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了解)

    6.2.2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理解)

    6.2.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了解)

    6.2.4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掌握)

6.3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6.3.1 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理解)

    6.3.2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掌握)

    6.3.3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熟练掌握)

    6.3.4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熟练掌握)

6.4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4.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掌握)

    6.4.2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理解)

    6.4.3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理解)

6.5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6.6 思考题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8学时

【教学目的】

1 熟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新特点。

2.掌握三个转化,理解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3.学会比较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利润的本质

      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3.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竞争转化为平均利润

      4.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及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5.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6.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形成的途径

7.借贷资本的本质和利息率的决定

8.股份公司的产生及股票和股票价格

9.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0.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1.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分配及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12.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新特点

难点:1.平均利润存在下降的趋势

     2.商业利润是如何形成的

3.股票价格的确定

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5.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6.级差地租1和级差地租2

【主要教学内容】

7.1 利润和平均利润

    7.1.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掌握)

    7.1.2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理解)

    7.1.3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掌握)

    7.1.4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掌握)

    7.1.5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要意义 (了解)

7.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7.2.1 商业资本 (理解)

    7.2.2 商业利润 掌握

    7.2.3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理解)

    7.2.4 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 (了解)

7.3 借贷资本和利息

   7.3.1 借贷资本的形成 (掌握)

   7.3.2 利息和利息率 (理解)

   7.3.3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掌握)

   7.3.4 股份公司 (熟练掌握)

   7.3.5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掌握)

7.4 资本主义地租

   7.4.1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 (理解)

   7.4.2 极差地租 (熟练掌握)

   7.4.3 绝对地租 (熟练掌握)

   7.4.4 土地价格 (了解)

7.5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

   7.5.1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 (理解)

   7.5.2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理解)

   7.5.3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了解)

   7.5.4 当代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特点 (理解)

7.5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7.6 思考题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4学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垄断和国家垄断的资本形式实质和作用。

2.深入学习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实质

3.当代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难点: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实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作用

【主要教学内容】

8.1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8.1.1 垄断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 (掌握)

    8.1.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熟练掌握)

    8.1.3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熟练掌握)

8.2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8.2.1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 (掌握)

    8.2.2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理解)

    8.2.3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理解)

    8.2.4 全面认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了解)

8.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8.3.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 (掌握)

    8.3.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形式 (熟练掌握)

    8.3.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局限性 (理解)

8.4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8.5 思考题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学时

【教学目的】

1.把握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

2.理解资本主义的过渡性和历史的暂时性。

3.了解当前历史的特点及两大主题。

4. 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垄断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

3.垄断资本主义的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4.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5.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6.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7.当前历史时代的特点及当前时代所面临的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难点:1.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主要教学内容】

9.1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

    9.1.1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掌握)

    9.1.2 食利阶层和食利国 (理解)

    9.1.3 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了解)

9.2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9.2.1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更高级的社会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理解)

    9.2.2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熟练掌握)

    9.2.3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理解)

9.3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9.3.1 从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理解)

    9.3.2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熟练掌握)

    9.3.3 当前历史时代的主要特点 (理解)

9.4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9.5 思考题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基本经济制度    4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了解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基本经济制度

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主要教学内容】

10.1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必然性和长期性(理解)

10.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掌握)

10.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0.2.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理解)

10.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

10.2.3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掌握)

10.2.4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掌握)

10.3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0.4 思考题

 

 

 

 

大纲执笔:牛秀敏

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海棠路乐山师范学院北校区经济管理学院